Mac实用技巧之:实用技巧集合
Table of Contents
- Mac怎样快速显示桌面?
- cmd+tab恢复最小化的软件
- Home和End键
- 删除光标后面的文字
- 切换程序窗口
- Mac超好用的放大镜
- 快速放大网页
- 快速放大QuickLook打开的图片
- 各浏览器审查元素(inspect)快捷键
- 锁屏/关闭屏幕/睡眠方法
- 微调音量/亮度
- 调节音量时播放声音
- 按住option键点击无线网线图标
- 神奇的option键
- 安装软件提示『app已损坏…』或『来自身份不明的开发者..』
- 插入emoji表情
- 快速打出被咬一口的苹果图标
- 缩小当前程序快捷键
- 让Mac支持NTFS格式
- 全屏/取消全屏快捷键
- Mac的多任务桌面
- 分屏功能
- 开启F1-F12功能键
- 刷新网页快捷键
- 更换软件图标
- 给app设置桌面快捷方式
- Mac屏幕上的白条是什么?
- 光标定位浏览器地址栏
- 快速删除整行文字
- 内置词典查单词词语
- 快速找到鼠标指针在哪
- 批量设置图片宽高/分辨率/颜色
- Mac怎样录屏?
- 定位到左上角苹果logo快捷键
- 视频播放器
- 双击标题栏无法最大化的解决方法
- Continuity Camera(连续性相机)
- 禁止Safari自动解压下载的压缩包
- 查看端口是否被占用命令
- 不激活窗口的情况下拖动它
- Mac输入拼音声调(ā á á à)
- 使用命令查看cpu温度等参数
Mac怎样快速显示桌面?
我们知道,windows可以win+D显示桌面,也可以单击右下角任务栏最后一点截显示桌面,但Mac怎么显示桌面呢?
- 1)Mac笔记本用户可以在触控板上拇指和其他三指/四指分开(具体是三指还是四指请查看触控板设置,因为这个是可以自己设置的);
- 2)非Mac笔记本用户(当然笔记本一样可设置)可设置触发角:系统偏好设置→桌面与屏幕保护程序→屏幕保护程序→触发角;
- 3)使用快捷键:
command+F3
或Fn+F11
。
注:细心的童鞋可能已经发现,Mac的显示桌面与Windows的显示桌面还是不一样,因为Windows的显示桌面,实际上是把所有程序最小化到任务栏了,而Mac并没有把程序最小化到程序坞,而是暂时把所有程序往四边隐藏了,上边三种方法,比如触控板方式,四指合并就能恢复回原样,触发角再碰一次触发角就能恢复原样,快捷键再按一次就能恢复原样!
cmd+tab恢复最小化的软件
关闭软件窗口的方式有四种:
- 1)command+H,隐藏窗口;
- 2)command+M,最小化窗口,当然也可以用鼠标点击窗口左上角三个按钮中的中间那个“横杠”,也就是最小化按钮来最小化;
- 3)command+w,关闭程序窗口,或者鼠标点击窗口左上角三个按钮中的第一个按钮,即“×”来关闭当前窗口;
- 4)command+q,或者点击顶部菜单栏的退出按钮,或者在程序坞中右击退出,或者
alt+command+esc
强制退出。
以上的四种方法,都可以让软件窗口在你的眼前消失,即操作后,你看不见该程序的窗口了,但是却各有区别,除了最后一种是真正关闭程序,前面三种都没有关闭程序。
- 首先是第一种,第一种是隐藏,如果要显示,可以用command+tab切换回来,这是隐藏与“关闭窗口”或“最小化窗口”最不一样的地方;
- 第二种是最小化窗口,最小化的窗口,程序肯定也是没有退出,但是你却无法用command+tab切换回来;
- 第三种是关闭当前窗口,跟最小化窗口一样,程序没有退出,但也无法用command+tab切换回来。
对于第二种和第三种,一般人都只能用鼠标点击程序坞中的程序图标来再次打开窗口。
而有些稍微“不一般”一点的,则会选择用Alfred或者spotlight敲软件名字来快速打开。
但其实,“最小化窗口”和“关闭窗口”的程序,也是可以通过command+tab来打开的,但跟正常的稍微有点不一样,就是你command+tab选中这个程序后,不要直接放开command键,直接放开command肯定是打不开的,而是先按往option
键后,再放开command键,放开command键的那一刻,软件窗口就恢复了,此时你也可以放开option键了。
但是还有不一样的地方,就是“最小化的程序”恢复的方式是逆向最小化,就是我们最小化一般都有一个动效,切换回来的时候,就是“逆向”这个动效。
而对于“command+w”或“点左上角的×”关闭窗口的程序,它们会直接显示,毕竟它们消失的时候也是直接消失,所以显示也是直接显示。
Home和End键
- 1)当我们浏览网页时,有时候需要快速回到顶部,滚动到底部,如果是大键盘我们可以按Home键和End键,但小键盘(像Mac笔记本自带键盘都是小键盘)没有这两个按键,我们可以用
command+↑
和command+↓
来代替Home和End键达到快速滚动到网页顶部和底部的需求; - 2)当我们在编辑文字时,有时候需要快速把光标跳到行首或行尾,我们可以用
command+←
和command+→
代替Home和End键来快速把光标定位到行首和行尾; - 3)在终端里敲命令,经常也需要跳转到行首和行尾,但在终端中用
command+←
和command+→
并不起作用,而要用command+A
和command+E
代替。
删除光标后面的文字
windows系统中有退格(backspace)和删除(DEL)键,分别用来删除光标前的字符和光标后的字符,但mac没有,Mac只有一个delete
键(相当于windows的退格键),默认只能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,那怎么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呢?很简单,Fn+delete
。
切换程序窗口
- 1)程序之间切换不用说大家都知道,
cmd+tab
; - 2)同一个程序的多个窗口之间,用:
cmd+〜
; - 3)同一个程序的多个tab,用:control+tab(适用于Finder、各种浏览器,终端等具有多个tab软件);
- 4)反向切换:
cmd+tab
谁都会,是正序切换(从左到右),如果要从右到左,我们一般会多按一个shift,即cmd+shift+tab
,但是还有个更方便的功能,就是用cmd+〜
可以从右到左切换,但是不能一开始就使用cmd+〜
,必须先使用cmd+tab
进入切换界面后,再把『tab』换成『〜』。
Mac超好用的放大镜
先打开缩放功能:系统偏好设置
→辅助功能
→缩放
→勾选“使用键盘快捷键缩放”。
– 1)暂时放大一点:option+command+*
(再次按能恢复);
– 2)放大缩小快捷键:option+command+ +/-
(放大后,可以按option+command+*
直接恢复到不放大状态);
– 3)使用鼠标缩放:系统偏好设置
→辅助功能
→缩放
→勾选对应选项并选择使用哪个按键即可,默认用control,即按住control,然后滚动鼠标即可放大缩小,如果用触控板,则要两个手指移动,如果control有其他作用,可以设置其他按钮,比如我就设置了option。
快速放大网页
- 1)在触控板里双指轻拍(如果不起作用请查看触控板设置);
- 2)用MagicMouse单指轻拍。
快速放大QuickLook打开的图片
QuickLook即快速预览,也就是我们选中一个文件后,单击空格键弹出的暂时预览的窗口,如果预览的是图片,你可以:
- 1)用触控板放大缩小,这个跟手机放大缩小图片是一样的手势,谁都会;
- 2)用MacgicMouse单指轻拍两次(或者触控板双指轻拍两次),这是能放大,而且有时还能放大两次,但无法通过同样的方式缩小到原大小;
- 3)按住option不放,图片暂时放大,放开option键,图片恢复原大小;或者按一下option键,图片放大,再按一下,图片恢复原样!
注:该功能自10.14 Mojave系统后已经无法使用,原因是option键被用来作为改变旋转方向为顺时针了:
各浏览器审查元素(inspect)快捷键
- Chrome:
shift+command+C
或option+command+C
; - Opera:
option+command+C
; - Safari:
shift+command+C
(按了之后要用鼠标点一下页面),option+command+C
(会显示控制台而不是页面元素); - Firefox:
shift+command+C
或option+command+C
。
所有浏览器刷新快捷键都是command+R(Reload)
,强刷都是shift+command+R
。
锁屏/关闭屏幕/睡眠方法
1)睡眠
- ①
option+command+电源键
(如果是外接苹果键盘,刚是右上角那个键,如果非苹果键盘那就不知道了); - ②左上角苹果logo下拉菜单中有个
睡眠
按钮; - ③使用触发角(Mac实用技巧之:触发角/Hot Corners);
- ④长按电源键1.5s(注意,这个『长按』只要不是按一下马上放开,基本上就可以了,但不能按太长时间,否则会提示你是否关机重启之类的,如果时间再长,那就是强制关机了)。
2)关闭屏幕
- ①内置键盘:
control+shfit+电源键
; - ②外接键盘:
control+shfit+Eject
(右上角向上的三角形,是弹出光驱键,不过现在一般都没光驱了);
3)锁定
- ①
control+cmd+Q
(这个快捷键被QQ占用,需要把QQ的这个快捷键删除,QQ也用不到,我从来没用过这个快捷键打开QQ,都是鼠标点或者spotlight); - ② 左上角苹果logo下拉菜单中有个
锁定屏幕
按钮; - ③使用触发角的关闭屏幕,并配合
系统偏好设置
→安全与隐私
里设置『进入睡眠或开始屏幕保护程序立即
要求输入密码』。
4)睡眠/关闭屏幕/锁屏/屏保 之间的区别
从电脑的反应来讲,你会感觉“睡眠”与“关闭屏幕”没啥区别,因为都是屏幕黑了,但其实是有区别的,你可以打开音乐播放器(比如网易云音乐),然后放着歌,你分别按option+command+电源键
和control+shfit+电源键
,你会发现,按睡眠快捷键,音乐会停,但按关闭屏幕快捷键,音乐不会停,虽然你重新进入电脑都要输入密码,但它们的本质是不同的。
而锁屏,就是直接进入密码界面,屏幕并不会像睡眠或关闭屏幕一样黑掉。
屏保,就是电脑一段时间无任何操作,就会自动显示一张预设的图片,并且不时的从各个方向滑入显示等等,总之就是保持屏幕一直在变化,屏保是显像管显示器的年代的功能,当时是为了防止屏幕长时间显示同一个界面,导致电子束不断打在同一个地方而使屏幕出现问题,现在都是液晶屏,说实话,屏保并没有实质意义,只是看着好看罢了。
无操作多长时间进入屏保,是可设置的,在系统偏好设置
→桌面与屏幕保护
→屏幕保护
→左下角即可设置
进入睡眠、屏幕保护、关闭屏幕后,如果你按任意键恢复显示,并不一定要输入密码,你可以设置过多久才需要输入密码,在系统偏好设置
→安全与隐私
→通用
里面就可以设置,你可以设置马上就要输入密码,也可以设置5秒后,1分钟、5分钟、15分钟,1小时,4小时、8小时后,我建议设置5秒后才需要输入密码,因为有时候突然进入屏保或屏幕自动关闭而你又不想它关闭时,就可以马上晃一下鼠标或随便按一下键盘就可以恢复。
5)睡眠与休眠的区别
首先我解释一下,sleep是睡眠,hibernate是休眠,睡眠是关闭电脑的所有活动,但数据保存在内存中,电脑进入睡眠状态,当你按一下键盘或鼠标唤醒电脑时,恢复睡眠前的界面(其实它就没动),而休眠,是把内存中的数据转移到硬盘中,然后关闭电脑,当重新开机时,系统会把硬盘中保持的数据转移到内存,然后就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,比如你原来打开着哪个程序,现在还是打开着,所以休眠其实是关机了的,是不需要电来保持休眠状态的,而睡眠是需要用电来维持的,因为内存保存数据需要电。
这里引用man pmset
中对hibernatemode
的解释:
hibernatemode supports values of 0, 3, or 25. Whether or not a hibernation image gets written is also dependent on the values of standby and autopoweroff
For example, on desktops that support standby a hibernation image will be written after the specified standbydelay time. To disable hibernation images completely, ensure hibernatemode standby and autopoweroff are all set to 0.
hibernatemode = 0 by default on desktops. The system will not back memory up to persistent storage. The system must wake from the contents of memory; the system will lose context on power loss. This is, historically, plain old sleep.
hibernatemode = 3 by default on portables. The system will store a copy of memory to persistent storage (the disk), and will power memory during sleep. The system will wake from memory, unless a power loss forces it to restore from hibernate image.
hibernatemode = 25 is only settable via pmset. The system will store a copy of memory to persistent storage (the disk), and will remove power to memory. The system will restore from disk image. If you want “hibernation” – slower sleeps, slower wakes, and better battery life, you should use this setting.
Please note that hibernatefile may only point to a file located on the root volume.
简单的说,就是Mac的睡眠模式有三种:hibernatemode=0
、hibernatemode=3
、hibernatemode=25
,等于0就是传统的睡眠,需要电维持,等于25就是传统的休眠,不需要电维持,而等于3(也是默认值)则是两种模式结合,即把数据保存在内存中,也向硬盘写入数据,Mac把这种模式叫“Safe Sleep(安全睡眠模式)”,这种模式会在电池电量不够时,自动关机,因为本身就已经把数据保存到硬盘,所以恢复的时候就是休眠模式的恢复,如果使用0模式,则电池电量不够导致自动关机时,当前的工作状态将全部丢失,如果你一直插着电,也可以把hibernatemode
的值调到0,设置这个模式是用命令设置的:
sudo pmset -a hibernatemode 0
其中-a
表示all,另有-b
表示只对battery(电池模式,即没插电)有效,-c
只对Charger模式(充电模式,即插了电)有效,还有-u
对“UPS”模式有效,不过UPS模式对笔记本是没啥用的,UPS是不断电电源,是台式机为了应对突然断电的一个系统,带有电池,平时会充电,充满了会自动停止充电,在突然断电时,它能马上供电,让台式机能像笔记本一样不怕断电,而-a
当然就是表示前面所有的模式了,一般我们用-a
模式就行。
使用pmset -g
命令可以查看当前的设置:
System-wide power settings:
Currently in use:
lidwake 1
autopoweroff 1
standbydelayhigh 86400
autopoweroffdelay 28800
proximitywake 1
standby 1
standbydelaylow 10800
ttyskeepawake 1
hibernatemode 3
powernap 0
gpuswitch 2
hibernatefile /var/vm/sleepimage
highstandbythreshold 50
womp 0
displaysleep 1
networkoversleep 0
sleep 1
tcpkeepalive 1
halfdim 1
acwake 0
disksleep 10
其中hibernatefile /var/vm/sleepimage
就是休眠时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硬盘的位置。
微调音量/亮度
我们知道F11是音量减,F12是音量加键,按一下就增/减一格音量,但其实这『一格』音量还可以分为『四格』来调节,方法是按住option+shift不放,再按音量加减键,就可以把一格分四次调节,调节亮度同理。
调节音量时播放声音
shfit+音量加减键(这样调节声音大小会有“笃笃”的声音)
按住option键点击无线网线图标
这样能显示更多信息,比如IP什么的就可以直接看见。
神奇的option键
不管做什么操作,在什么界面,你都要试试按option看有没有什么,按一下,按住不放,双击,配合鼠标,配合其他按键等等。
比如:option+亮度加/减键=打开亮度系统首选项
option+音量加/减键=打开声音系统首选项
安装软件提示『app已损坏…』或『来自身份不明的开发者..』
特别是安装『大众授(Po)权(Jie)版』软件时,很有可能遇到:app已损坏,文件已损坏,来自身份不明的开发者等等,解决方法:
系统偏好设置
→安全与隐私
→通用
→勾选允许任何来源
如果没有“允许任何来源”选项,可用以下命令显示出该选项:
sudo spctl --master-disable
插入emoji表情
在允许插入emoji表情的编辑器中,按control+command+空格
,即可弹出emoji表情选择框,单击表情即可输入(也可输入文字查找表情然后直接敲回车),输入后会自动关闭
点击右上角的按钮,还能按分类选择(但是这样就需要双击才能输入,输入后不会自动关闭):
另一种emoji是按shift+option+B
,单击表情即可输入(有时好像要双击先『激活』一下,然后才能单击输入,而且输入后不会关闭)
快速打出被咬一口的苹果图标
option+shift+k
缩小当前程序快捷键
command+m(minimize)
让Mac支持NTFS格式
Mounty:免费(推荐)
ParagonNTFS:收费
NTFS for Mac:收费
MacOS的固态磁盘格式为APFS,机械盘格式为HFS(后来机械盘也可以是APFS了),而很多人因为用的是windows所以移动硬盘(甚至有些容量大点的U盘)都是NTFS格式的,两种不同格式是无法通用的,也就是Mac是无法往NTFS格式的存储设备里写入数据的(但可以读取),所以需要第三方软件支持,Mounty就是一个支持Mac往NTFS格式硬盘里写入数据的软件!
全屏/取消全屏快捷键
根据测试,绝大部分软件都用control+command+F
进入全屏和取消全屏,对于访达/Finder,除了可以用control+command+F
取消全屏,还可以按ESC键可取消全屏状态。对于Chrome浏览器,进入全屏后,再按shfit+command+F
还可以再次进入完全全屏(连标签栏、url及书签栏都隐藏),另外由于Opera是使用Chrome的内核,所以Opera与Chrome一样,都可以进入完全全屏,而Safari与Firefox目前我还不知道怎样用鼠标或快捷键进入这个『完全全屏』的模式,但用js是可以的fullScreenApi.requestFullScreen(document.documentElement)
,不能控制台运行,只能在网页里。
Mac的多任务桌面
触控板
在系统偏好设置
→触控板
里有很直观的演示,直接去看就知道怎么用。
键盘
control+↑
:进入多任务,与触控板三指上滑功能相同,此外还可以按F3
(当然如果你开启F1-F12功能键,那就得按Fn+F3
);
control+↓
:control+↑
的反操作;
control+←/→
:切换桌面(相当于触控板三指左/右滑动)。
在其他桌面空间的dock栏右击某个应用→选项→『在此桌面』,那么点击打开该软件的时候,就不会回到主桌面了(同时该桌面顺序会被调到第二位,即主桌面后面),同理,再新建桌面,一样可以用这个方法,这样的话,可以把你的桌面分成好几个,比如:工作,学习,娱乐等,每一个桌面把对应程序设置为『在这个桌面』,这样就能直接在多个角色之间切换了,而且被设置为『这个桌面』的程序,就算你关掉,再开还是在这个桌面,除非你把这个桌面也关掉,所以建议不要关桌面,如果你不主动主桌面,只是关里面的程序的话,那么不管是关机还是重启,这些桌面都不会消失,这些桌面里已经被设置为在『这个桌面』的程序也一样保留只为『这个桌面』服务。
分屏功能
鼠标按住你要在分屏中显示的其中一个软件的『全屏按钮』不放,即会自动进入分屏状态,然后把拖它入屏幕的左侧或右侧,然后再在另一侧选择一个分屏的软件,但是无法换两个分屏里的软件,要换的话必须取消其中一个,退出分屏然后再来,比较鸡肋。
开启F1-F12功能键
系统偏好设置
→键盘
→键盘
→勾选使用F1,F12,esc.作为标准功能键
即可,不过我没有勾它,因为我已经习惯直接调亮度,设置音量,音乐的上一曲下一曲暂停,如果勾了这个选项,那么上述操作就需要按住Fn键再按了,比较麻烦。
刷新网页快捷键
我们知道在windows中都是按F5刷新,而在Mac中,如果你没有把F1——F12功能键开启,那么是无法用F5刷新的,实际上不管在windows还是在Mac下,浏览器都有另一个刷新快捷键:command+R
(R就是Reload,重新加载的意思),这个快捷键比F5更好用,因为不用离开基准位,而command+shift+R就是强制刷新。(注意:Safari的command+shift+R是进入阅读模式,R这时不是表示Reload,而是表示Read,Safari的强制刷新是option+command+R)
更换软件图标
在『应用程序』中,选中某个程序,command+i 打开应用程序简介(也可以右击→显示简介),点击左上角的图标(图标被选中会显示蓝色边框),command+c
复制,然后打开另一个应用程序简介,鼠标点击左上角的logo选中它,command+v粘贴,即可把logo粘贴过来,当然也可以复制自己制作的图标,后缀必需是icns(如果不是 icns 而是普通格式比如 png,则在显示简介
中无法查看,但如果把该程序拖到程序坞就可以看到你修改的图标),需要用支持这个格式的工具制作或者转换。
给app设置桌面快捷方式
我们知道windows设置桌面快捷方式是右击→发送快捷方式到桌面,而Mac的程序快捷方式都是在启动台(launchpad)中的,可能有些童鞋依然改不了快捷方式在桌面的习惯,Mac其实是可以建立软件的快捷方式到桌面的,方法:打开Finder,点击『应用程序』,找到你要创建快捷方式的应用,用鼠标拖动它到Finder左侧栏的『桌面』里,然后去桌面看看,就有一个快捷方式了,但是『快捷方式』在Mac里不叫『快捷方式』,叫『替身』🤣
Mac屏幕上的白条是什么?
一开始,我自己也遇到过这问题,这个『白条』,既没有关闭按钮,也不能按command+W、command+Q关闭,按delete也无法删除,但上面又可以打字,我当时想怎么这么奇怪,后来不知怎么又没了,后来我又发现在上边打字按回车能关闭,最后发现,这个条其实是用来快速定位文件的,熟悉windows的童鞋,可能知道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,如果某个文件或文件夹的名称是英文的,那么我们可以随便选中一个文件,输入法切换到英文,然后直接快速输入你要找的文件或文件夹名称(是的,直接输入,没有输入框),你会发现它可以快速定位到你要找的那个文件,可惜的是不支持中文文件名。Mac也有这样的功能,并且还支持中文文件名,那个白条,就是在你当前在Finder里,并且输入法是中文的情况下,不小心输入了文字出来的,所以试试这个强大的功能吧,这个白条就是让你输入中文的,输入中文后回车这个白条就没了,同时也定位到你输入的中文对应的文件!
光标定位浏览器地址栏
command+L
(L:location)
快速删除整行文字
在各种软件的输入框中,比如文本编辑器的查找输入框,浏览器的地址栏等等这些输入框,又或者在word文档中,删除文字时,如果只按delete,是按一下删除一个字符,而按command+delete
,即可以直接删除整行文字。
内置词典查单词词语
光标放在要查的文本的中间,触控板『三指轻触』或『单指force touch』(具体到偏好设置触控板里设置一下即可)即可弹出解释(中英文都可以查),光标放英文单词或者中文词组中间,有可能识别不准,这时你可以选中单词或词语再来查,而没有触控板的,就『选中——右键——查询XXX』,或者鼠标光标放在要查询的文本中间再按快捷键『control+cmd+D』(D:dictionary),注意如果按这个快捷键的时候如果光标处是空白,则会直接打开内置词典,或者选中文字后,再按这个快捷键,会自动打开词典并把选中的文本放到该词典中查询,这个功能不是在所有软件里的文本都可以查,不过好在在网页上都是支持的(不只是Safari,其他浏览器都可以)
快速找到鼠标指针在哪
有时候可能指针颜色黑当前界面颜色类似,突然不知道光标在哪了,怎么办呢?很简单,快速晃几下鼠标(触控板就是快速摩擦几下哈哈),鼠标指针就会突然变的很大,你一眼就能看出来在哪里。
批量设置图片宽高/分辨率/颜色
用Mac自带的应用程序预览
打开多张图片,选择工具
→调整大小
选择工具
→调整颜色
Mac怎样录屏?
- 1)使用Mac自带的软件QuickTime就可以录屏,打开QuickTime,点击菜单栏中的
文件
→新建屏幕录制
点击红色的按钮即可开始录制
但我非常不建议用QuickTime来录屏,因为它导出的格式,尺寸少的可怜,并且导出的文件非常大,没有特别需求的都不建议用QuickTime来录屏。 - 2)Mojave系统(10.14)新增:
shift+command+5
,可选择全屏幕录制和自定义区域录制,但是只能录制mov格式,虽然可以用quicktime转mp4,但体积也是非常大的,跟专业的录制软件相比还是差很远。
- 3)使用QQ的截图的屏幕录制
同样非常不建议使用QQ录制,原因很简单,因为它只能导出mp4和gif,生成的gif图还非常大。 - 4)使用其他录屏软件,我强烈推荐:Screen Flow,它能导出非常多的格式,而且导出的分辨率可自定义,还可以适当裁剪(总有录的不好要裁掉),还可导出gif图,而且帧数质量都可以自己调,这样可以在保证清晰度的同时把视频、gif图的体积减小到最小。
定位到左上角苹果logo快捷键
Fn+control+F2
,定位之后苹果logo变成选中状态,此时你可以按方向键↓
来调出菜单,或者按左方向键→
来定位到其他菜单。
视频播放器
强烈推荐IINA,目前最好用的视频播放器(当然如果你要播放4k视频,貌似不支持),RMVB、MKV播放毫无压力,而且资源占用率低,不像迅雷影音,一用它看电影电脑散热风扇就呼呼响转个不停。
双击标题栏无法最大化的解决方法
- 首先要注意,我说的最大化是指窗口填满屏幕但还能看到『程序坞』和顶部的『菜单栏』,而不是全屏,全屏就看不到程序坞和顶部菜单栏了。
- 在windows中,当窗口处于非最大化状态时,双击任何程序的标题栏都会最大化该窗口,但在Mac中,很多Mac『自带软件』(或者用Mac的术语叫内建软件)双击标题栏都无法最大化(比如访达、Safari、Pages、Numbers、KeyNotes),那要怎样才能最大化呢?很简单,把鼠标光标移动到你要放大的窗口的任意一个角(当然我喜欢放在左上角),当光标放成下图的箭头形状时,按住神奇的
option
键,再双击,这样就能最大化了,如果不按住option
键,则是所谓的『最佳窗口』:
当然更方便的,是直接按着option
再点绿色的全屏按钮就可以最大化。事实上,按住option
后,绿色的“全屏按钮”会变成+
号,表示此时点击它会在当前屏幕最大化,而不是全屏。
Continuity Camera(连续性相机)
- 我们以前从iPhone传一张照片到Mac,可以用Airdrop(隔空投送),或者用QQ、微信传给自己,电脑上开了QQ或微信,自然就能接收到照片,当然如果你使用了iCloud同步,直接从Mac上的Photos应用中复制出来也是可以的。
- macOS从Mojave(10.14)开始,又多了一种方法,就是用Continuity Camera(连续性相机),当iPhone和Mac登录同一个AppleID(即iCloud账号)的情况下,在Mac的某些软件下可以使用Continuity Camera来直接插入一张照片,比如Mac的iWorks三件套Pages、Numbers和KeyNotes,还有记事薄(Notes),文本编辑器(textEdit),还有第三方Markdown编辑器Typora都支持直接插入iPhone拍摄的照片,当然Finder也是支持的,但是因为Finder不是文档,所以就不是插入,而是相当于把iPhone(要求升级到iOS 12)拍摄的照片传到当前文件夹了,因为编写该文章时,这个功能出了才不到一个月,以后会慢慢越来越多软件支持的:
禁止Safari自动解压下载的压缩包
在偏好设置
→通用
里把最后一项勾去掉即可
查看端口是否被占用命令
lsof -i :端口号
,如:lsof -i :3306
,-i
与:
之间也可以不用空格lsof -i:3306
不激活窗口的情况下拖动它
按着command
再用鼠标拖动非激活窗口,可以在不激活它的情况下拖动它。
Mac输入拼音声调(ā á á à)
方法一:使用“ABC(扩展)”输入法
“ABC(扩展)”输入法是系统自带输入法,不需要安装,如果你输入法里没有,你要按以下的方法添加一下。
在系统偏好设置
→键盘
→输入源
→左下角“+”号
→英文
→下拉找到ABC(扩展)
点击添加:
然后切换到“ABC(扩展)”输入法(英文叫“ABC-Extended”),如下图:
然后就可以开始输入了,它是先输入声调,再输入字母,四个声调的输入分别为:
- 一声:option + a
- 二声:option + e
- 三声:option + v (v的形状就像是三声符号)
- 四声:option + ` (这个叫反引号,键盘上边数字1左边那个,它的形状其实跟四声符号一样)
方法二:使用自带的“简体拼音”输入法
演示:输入后按tab键,音调会在一声到四声之间循环切换,切换到你想要的音调后按回车键即可:
另外还有一些法语的,也是用“ABC扩展”输入法,比如:
option + 6 + a = â
option + 6 + e = ê
option + 6 + i = î
option + 6 + o = ô
option + 6 + u = û
option + u + a = ä
option + u + e = ë
option + u + i = ï
option + u + u = ü
option + u + y = ÿ
option + c + c = ç
option + q = œ
option + n + n = ñ
特殊的符号:
option + 1 = ¡
option + shift + ? = ¿
使用命令查看cpu温度等参数
使用gem
命令安装iStats
sudo gem install iStats
安装好之后,直接在终端输入istats
回车,即可查看相关参数
--- CPU Stats ---
CPU temp: 53.25°C ▁▂▃▅▆▇
--- Fan Stats ---
Total fans in system: 2
Fan 0 speed: 3267 RPM ▁▂▃▅▆▇
Fan 1 speed: 3024 RPM ▁▂▃▅▆▇
--- Battery Stats ---
Battery health: Check Battery
Cycle count: 18 ▁▂▃▅▆▇ 1.8%
Max cycles: 1000
Current charge: 5611 mAh ▁▂▃▅▆▇ 100%
Maximum charge: 5611 mAh ▁▂▃▅▆▇ 64.1%
Design capacity: 8755 mAh
Battery temp: 33.5°C
文章中如有错误,疏漏的地方恳请评论指正!


博主你好,我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输入汉语拼音音调不需要那么麻烦。直接用默认的中文输入法,选字的时候按“tab”键,按不同次数四声循环出现,英文字母上会带音调,然后点回车就好了。
感谢提供另一种方法,不过我发现在个别编辑器(比如sublime text 3编辑器)中按tab键打出来的字会直接消失,但在大多数编辑器中输入是没问题的。